Navigation

    全志在线开发者论坛

    • Register
    • Login
    • Search
    • Categories
    • Tags
    • 在线文档
    • 社区主页

    【转载】全志D1开发板(哪吒 RISCV64)开箱评测

    D1系列-RISC-V
    1
    1
    676
    Loading More Posts
    • Oldest to Newest
    • Newest to Oldest
    • Most Votes
    Reply
    • Reply as topic
    Log in to reply
   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.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.
    • Hazelijy
      Hazelijy LV 4 last edited by

      全志D1开发板(哪吒 RISCV64)开箱评测

      原稿来自公众号:嵌入式IoT
      原创:bigmagic
      链接:全志D1开发板(哪吒 RISCV64)开箱评测

      • 1.概述

      • 2.开箱体验

      • 3.资料情况
        -3.1 上手情况
        -3.2 芯片文档

      • 4.总体感受

      1.概述

      作为主打RISC-V架构芯片的国产开发板,哪吒开发板这次的发布也算是良心之作。随着第一批板子的公开发售,立即购置一块,准备好好研究一下平头哥C906的处理器核以及探索一下这个开发板的可玩性。

      5e8a799b-66fe-4730-93fc-69d5c1eb8de2-image.png

      从以前断断续续的了解到的一些消息,只知道这个板子是类似于树莓派,主要是用来建立riscv上的生态,从而进行推广的。目前arm已经独霸江湖很久了,此时杀出了一个riscv,虽然目前riscv的生态建设远远没有arm强大,但是也在开源思想的引领下,开始逐步走向大众的视野。

      这块哪吒 RISCV64的板子,从主要的核的特性上来看,与目前市面上可见的riscv开发板相比,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:

      1.主频高

      主频高意味着处理性能的强劲,主频是1.1GHz,主要是运行Linux,目前因为riscv芯片流片出来的并且做成开发板的并不常见,而且主要是以MCU这类芯片为主,性能较弱,可玩性差一些。

      2.支持RVV

      这个也较为关键,在RISCV中对于多媒体加速指令上,采用的是V扩展,也就是RISCV V-extension。

      目前支持的RVV版本 v0.7版本,最新的正式发布版本为v0.10版本。

      有了V扩展,意味着计算性能的提升,此时图像处理、音视频处理的性能将大幅度的提升,做AI应用,也是非常好的选择。

      3.支持硬解码

      做音视频处理,支持硬件解码非常的占优势,做Linux的应用或者多媒体应用领域,这种芯片是必备的功能。增加了音视频,摄像头等功能,对该板子的可玩性,有着非常大的提升。

      bbfe92b9-ed03-4bef-a181-62d50832ef80-image.png

      因为这批板子是第一批公开售卖,所以淘宝上的售价目前为599RMB,从价格上来讲,同等价位的arm开发板可以选择的更多,性能更好,毕竟树莓派4b也只需要300~400RMB。

      从RISCV的开发板的角度上来说,这个价位也还可以接受,因为毕竟是一款高性能的完整的RISCV的开发板。

      2.开箱体验

      做开发板的开箱,也可以看到很多细节,可以看出产品设计的用心程度。

      354ae197-e8c8-4909-b2b4-cde99c163808-image.png

      该板子的外形特点主要还是比较像树莓派的,包括基本的布局,外设的摆放,外扩GPIO引脚等等。但是最有特点的还是wifi芯片上的一个哪吒的眼睛,让开发板瞬间增加了几分灵性。

      (开箱的细节视频可访问原文进行查看)

      因为开发板配套了各种线、还有一些转接扩展口等等,可见还是用了心在做开发板。

      开箱后,当然要上电进行通电测试,默认情况下,板子的SD卡中是有RVBOARDS提供烧录好的debian镜像的。给板子接上电源,接上HDMI线,还有USB的鼠标和键盘,等待许久,终于看到屏幕上出现了界面。

      188e35a4-1b5b-4532-9296-811c8b509331-image.png

      开机的时间有点长,输入用户名root,密码rvboards就进入了系统桌面。

      ca70d112-7e73-44e6-961a-888e927b6317-image.png

      通过网络设置,可以选择wifi联网或者有线网进入网络,这样就可以正常的上网了。

      接着又体验了一下命令行

      dde6ffa8-5ac3-4fd0-a5b7-f96b929ceb98-image.png

      通过查看isa,可以看到该riscv指令集支持的是rv64,,支持单双精度浮点,压缩指令以及V扩展等等。

      f2aa79c5-10b6-4f7d-8e46-2aa61cd170e7-image.png

      接着通过查看内存,知道总的内存为1G。

      be2b64d8-fdc5-4129-83c8-6bd0cb687674-image.png

      通过浏览器访问来看,很难打开网页,而且内存消耗很大,性能处理能力不够。

      120eca07-c3d5-47dd-8ae2-65c424e8be69-image.png

      也可能是优化做的不好,导致性能上不来。

      总的评价起来,基本功能可以使用,命令行也能流畅使用,桌面应用有些卡,拖动窗口应用有重影现象,浏览器访问网页也经常打不开,个人估计应该是优化做的不好。并且该处理器为单核,性能方面和树莓派等等还是有一些距离的。

      3.资料情况

      作为一款riscv开发板,其定位还算比较高,所以资料是否全面也是非常重要的。这直接关系到可玩性以及生态建设的问题。

      3.1 上手情况

      从当前的一些情况上来看,rvboards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上手教程。

      https://www.rvboards.org/mkdocs/zh/nezha-d1/

      其开箱烧录就介绍了如何在SD卡中烧录Debian系统。

      可以跟着教程来进行烧录。就是利用PhoenixCard的工具,将镜像烧录到SD卡中,这一点和树莓派的操作方法有点类似。

      然后接上串口,就可以看到串口的输出信息了。

      7f87b5c2-d698-47b2-b7d3-128d3727cadc-image.png

      这里的串口是单独引出了,不像树莓派那样在排针上,好处是更加方便调试。

      通过对信息打印的分析,不难看出

      3a09091c-43a1-4b24-9e1f-d33d547a7fd9-image.png

      第一阶段的boot应该是芯片在探测启动方式,从板子的设计上来看,处理支持SD卡启动,也支持nand flash启动。

      8947756b-37d7-4eb0-a7d0-649edf81b52a-image.png

      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启动则是启动了opensbi和uboot,最后启动Linux的kernel。

      这样看来,和一般的riscv的启动流程基本一样。

      3.2 芯片文档

      芯片资料才是最关键的,包括芯片手册,寄存器手册,编程指南等等。

      目前论坛还比较rvboards的论坛还是很活跃

      https://www.rvboards.org/forum/cn/category/7/perf-abc-risc-v-soc-board

      还有awol的社区也很多相关的资料

      https://bbs.aw-ol.com/category/6/d1

      但是对于底层编程来说,关键的芯片手册,寄存器手册,还是很关键。

      全志的官网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芯片资料

      2f48f2fd-f00a-4435-85ff-273f47b3490c-image.png

      这次发布的D1_User_Manual_V0.1长达1391页,内容还是比较详细。

      50adb102-d983-44ae-8fc5-ae70b702029c-image.png

      在软件类文档中,全志提供了一些SDK相关开发的指南,关于源代码可以通过官网上进行下载SDK,这部分源码基本上是开源的。

      4.总体感受

      初步上手了一下全志D1 哪吒开发板。从总体的性能上和树莓派没法正面对抗,但单从RISCV的角度上来说又值得研究。整个尝试下来,对新手并不是特别的友好,但是对于对RISCV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来说,也是算比较友好的了。

      树莓派虽然生态软件做的非常的不错,但是底层资料非常的缺乏,比如上电从GPU启动,而且还有一些高级外设资料不全,比如网卡,WIFI之类的全都不开源,另外完整的原理图也没有。玩上层应用很简单,但是底层就很复杂了。

      这块板子,因为只配置了单核,感觉学习Linux、学习riscv,使用rtos等等,都是不错的选择,我感觉移植rt-smart或者鸿蒙系统还是有点意思。

     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Share 0
      • 1 / 1
      • First post
        Last post

      Copyright © 2022 深圳全志在线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84185号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7680号

      行为准则 | 用户协议 | 隐私权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