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yuqingli 可以测试下bootargs中添加“rootwait”,这个命令可以要求等待emmc存储初始化成功后才去挂载,我用其它家的芯片,默认信息是有这个的
jasonzhang 发布的最佳帖子
-
回复: T113-s3 配置内核第二阶段卡死
-
回复: interfaces 文件添加 dns
@qql_6699 /etc/network/interfaces和/etc/resolv.conf是独立配置文件,正常逻辑类似ping,socket发起网址请求时,会优先选择里面的dns-nameservers的dns定义去解析,如果不成功,再去检索/etc/resolv.conf里面的信息。你现在需要确认的时dns-nameservers是否设置成功。
另外/etc/network/interfaces是在执行/sbin/ifup -a里面解析调用,源码可以看busybox/networking/ifupdown.c,相关源码内部没有修改/etc/resolv.conf文件,如果你想修改,自己单独修改/etc/resolv.conf。
-
回复: t113i 怎么只烧写uboot到SD卡,从SD卡启动
@tigers 使用官方的Tina库不可行,因此官方SDK的启动步骤为brandy spl => u-boot => kernel => rootfs, 没有spl加载到内部ram初始化sdram, u-boot无法加载的,后续流程不可行。可以采用第三方方案,awboot=>kernel=>rootfs, awboot在github有开源。
-
回复: T113 S3编译报ERROR: CONFIG_PACKAGE_libpthread
@jh008 里面提到目录了,去prebuilt/gcc/linux-x86/arm/toolchain-sunxi-musl/toolchain目录看有没有这个目录,或者去上几级看看,哪一层缺失了
-
回复: Tina5 编译自带的QT包 编译不过去
@z2500abc 用的不是Tina5库验证过的Ubuntu版本吧,用的最新的Ubuntu是会有编译问题,你需要列出来错误项,才好给你发现问题分析。
-
回复: T113替换uboot工具链后编译失败
@t_00_t uboot的编译工具倒是可以替换。
spl-pub的没法替换,因为里面大部分的代码是以静态库的形式显示的,你这里链接的是brandy/brandy-2.0/board/a50/libsun8iw15p1_sboot.a,里面的*.a就是静态库,这个就限制了spl-pub编译的工具必须和静态库一致,不然链接会出错;你想支持带硬件浮点的,只能找原厂要带浮点的库替换。
jasonzhang 发布的最新帖子
-
回复: T113i uboot阶段通过串口发送数据
@gadyellow 去参考awboot里面关于uart初始化的代码,配置没细看,至少缺少Uart引脚初始化,UART时钟使能和复位释放操作。
awboot的源码可以参考: https://github.com/szemzoa/awboot
-
回复: sunxi-fel对T113-S4 适配问题
@laizh950 参考这个帖子,https://whycan.com/t_11338.html
里面包含T113-s4的全套资料。 -
回复: Tina5.0 T113 编写makefile 编译驱动模块,都是提示不对,各位大请指教一下
@daming123 KERNELDIR出错,不是kernel源码地址,而是kernel编译后的目录地址。大致目录为
KERNELDIR := $(TINA_SDK_ROOT)/out/kernel/build
-
回复: qt5下怎么调用摄像头?
查询capability中的判断条件写的不正确,应该是
if (cap.capabilities & V4L2_CAP_VIDEO_CAPTURE ) {
//.....
}
他写成了V4L2_BUF_CAP_VIDEO_CAPTURE,那个是fmtdesc的类型。 -
回复: T113-S3 R_CCU单元的疑惑
@sky_rain ccu有另一个设备节点的,是给系统以及大部分模块提供时钟的,文档里面有说明。这个r_ccu是给非掉电区域控制(靠电池供电)独立提供时钟管理的,主要包含PDU,RTC等模块。我看了下,手册里没有单独说明,只是在RTC模块3.16.2 Block Diagram里面有讲到这个时钟,寄存器是没有说明。全志文档本身就不完善,这部分应该遗漏了。
-
回复: 求问:V851SE Tinyvision 修改为SPI NAND flash 没有root登录
@jaying 在 求问:V851SE Tinyvision 修改为SPI NAND flash 没有root登录 中说:
Kernel command line:"root=/dev/mmcblk0p4 rootwait init=/init partitions=boot-res@mmcblk0p1:env@mmcblk0p2:boot@mmcblk0p3:rootfs@mmcblk0p4:rootfs_data@mmcblk0p5:UDISK@mmcblk0p6"
Waiting for root device /dev/mmcblk0p4问题出在上面,bootargs指向的地址还是rootfs根目录还是emmc地址,而你硬件不存在mmcblk0p4,导致一直在等待;需要改成nand对应的文件系统。
你可以在u-boot直接修改bootcmd,将其中的setargs_mmc替换为setargs_nand,sync后重启。如果是SDK里,就修改你选择的板级下的env.cfg文件(不确定具体目录,自己找下,在device目录下),再进行测试。
-
回复: T113替换uboot工具链后编译失败
@t_00_t uboot的编译工具倒是可以替换。
spl-pub的没法替换,因为里面大部分的代码是以静态库的形式显示的,你这里链接的是brandy/brandy-2.0/board/a50/libsun8iw15p1_sboot.a,里面的*.a就是静态库,这个就限制了spl-pub编译的工具必须和静态库一致,不然链接会出错;你想支持带硬件浮点的,只能找原厂要带浮点的库替换。
-
回复: T507 PWM互补输出
@yozad d 设备树里面定义u32的数据格式时 key = <value>;
按照要求应该是
bind_pwm = <2>;
dead_time = <1000>;
你的写法不正确。 -
回复: Tina5 编译自带的QT包 编译不过去
@z2500abc 用的不是Tina5库验证过的Ubuntu版本吧,用的最新的Ubuntu是会有编译问题,你需要列出来错误项,才好给你发现问题分析。
-
回复: node.js设置求助!!!
@xdxxue 我自己测试了下,应该是buildroot版本编译对应的编译工具版本过低,导致和官网上的node文件二进制兼容有问题,通过“/bin/bash node"会报强制错误,我目前相到的办法是使用buildroot系统中的nodejs,在Target Package > Interpreter languages and scripting > nodejs选项,就是版本低一些,测试功能是可以的。
当然也可以替换到tina中buildroot的编译工具,更换最新的arm编译工具,这样node应该能直接运行的(我测试过gcc11.2,是可以的)。